粘滞阻尼器已普遍应用于建筑、桥梁和机械装备等的隔振领域。它们用于新建筑结构的减振和现有建筑结构的加固和重建。现阶段,粘滞阻尼器在很多工程中得到了应用,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高层结构、体育馆、桥梁、铁路等建筑。粘滞阻尼器的调节原理是通过阻尼材料的粘滞效应,将结构的部分振动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消耗掉,从而缓解外部载荷的冲击,降低结构的振动,保护结构的安全。
现有技术中,粘滞阻尼器的输出是按照一定的技术规范设计制作的,计算出的反功能速度加上一定的安全系数决定了阻尼器的参数。阻尼器在工作过程中,当阻尼器以小于速度的速度工作时,消能效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当速度超过阻尼器的额定速度时,应对措施不足以保证阻尼器和结构的安全。回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怎么样充分发挥阻尼器的功能,保证阻尼器和结构在整个振动过程中的安全性,是现阶段设备无法企及的。
现阶段国内外使用的粘滞阻尼器可分为孔隙型、间隙型和组合型(孔隙加间隙)。其参数调节的核心部件是活塞,或活塞上阻尼孔的类型和大小,或活塞与油缸内壁的距离。消能减震的阻尼力受多项技术指标的影响,包括阻尼系数、指标、速度和位移等。为了达到一定吨位的粘滞阻尼器更好的阻尼效果,现阶段常用的方法可以分为被动调节和主动调节。被动调节是基于粘滞阻尼器的设备设计制作,如调整阻尼孔、改变阻尼孔类型、减小活塞与油缸的距离、改变活塞形状等。从粘滞阻尼器的结构可以看出,活塞只是粘滞阻尼器的一小部分,占据的空间有限,因此这些加强阻尼效果的措施明显受限,无法自由调节。而这些调整措施会调整设备的生产成本。主动调节利用粘滞阻尼器外部或内部的各种调节器和传感器对其进行调节,使得阻尼器的整个阻尼系统相当复杂。此外,这些调节器和传感器通常需要外部电源来确保它们的正常运行。然而,由于地震或强风等灾害的不可预测性,当地震来袭时,电源往往会中断,这使得调节器和传感器失去功能。因此,这种粘滞阻尼器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受到限制。
粘滞阻尼器主要用于调节结构减震,主要抵抗地震和强风灾害。然而,由于其随机特性,传统的结构减震方法只能自行储存和消耗地震能量,不能满足结构安全功能的要求。桥梁等结构在风荷载和地震的功能下,极易造成严重的破坏或倒塌。粘滞阻尼器可以和结构一起承受地震和风荷载,并且可以自我调节,形象生动。粘滞阻尼器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其优异的抗震功能和相对低廉的价格,能够满足日益进步的桥梁和建筑的抗震要求,具有优异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